| |||
无模铸型制造(Patternless Casting Manufacturing,简称PCM)工艺是一种与传统树脂自硬砂工艺相结合的新型快速成形工艺。其基本原理是:利用RP技术的离散/堆积成形原理,采用轮廓扫描、喷射固化工艺,实现铸型的快速直接成形而无需模样,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:
图1 PCM原理图
2 PCM工艺的特点
同传统铸型制造技术相比,PCM工艺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,它不仅使铸造过程高度自动化、敏捷化,降低工人劳动强度,而且在技术上突破了传统工艺的许多障碍,使设计、制造的约束条件大大减少。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:
2.1 造型时间短
利用传统的方法制造铸型必须先加工模样,无论是普通加工还是数控加工,模样的制造周期都比较长。对于大中型铸件来说,铸型的制造周期一般以月为单位计算。由于采用计算机自动处理,PCM工艺的信息处理过程一般只需花费几个小时至几十个小时。所以从制造时间上来看,该工艺具有传统造型方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。
2.2 制造成本低
PCM工艺的自动化程度高,其设备一次性投资较大,其它生产条件如原砂、树脂等原材料的准备过程与传统的自硬树脂砂造型工艺相同。然而又由于它造型无需模样,对于一些大型、复杂铸件,模具的成本又较高,所以其收益是明显的。
2.3 一体化制造
由于传统造型需要起模,因此一般要求沿铸件最大截面处(分型面)将其分开,也就是采用分型造型。这样往往限制了铸件设计的自由度,某些表面和内腔复杂的铸型不得不采用多个分型面,使造型、合箱装配过程的难度大大增加,分型造型使铸件产生“飞边”,导致机加工量增大。
PCM工艺采用离散/堆积成形原理,没有起模过程,所以分型面的设计并不是主要障碍。分型面的设计甚至可以根据需要不设置在铸件的最大截面处,而是设在铸件的非关键部位,对于某些铸件,完全可以采用一体化制造方法,即上下型同时成形。一体化造型最显著的优点是省去了合箱装配的定位过程,减少了设计约束和机加工量,使铸件的尺寸精度更容易控制。
2.4 型、芯同时成形
传统工艺出于起模的考虑,型腔内部一些结构设计成芯,型、芯分开制造,然后再将二者装配起来,装配过程需要准确的定位,还必须考虑芯子的稳定性。PCM工艺制造的铸型,型和芯是同时堆积而成,无需装配,位置精度更易保证。
2.5 易于制造含自由曲面的铸型
传统工艺中,采用普通加工方法制造模样的精度难以保证;数控加工编程复杂,另外涉及刀具干涉等问题。所以传统工艺不适合制造含自由曲面或曲线的铸件。而基于离散/堆积成形原理的PCM工艺,不存在成形的几何约束,因而能够很容易地实现任意复杂形状的造型。
2.6 造型材料廉价易得
PCM工艺所使用的造型材料是普通的铸造用砂,价格低廉,来源广泛;而粘结剂和催化剂也是非常普通的化学材料,成本不高。因此,对于国内外众多的树脂砂铸造厂家来说,该工艺不仅成本低廉、而且容易推广,因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。
3 PCM工艺设备
设备是工艺研究和实现的物质基础与基本前提。PCM设备是一个由机械、电子、材料、计算机软硬件等技术高度集成的复杂的机械电子学产品。机械电子学产品是电子技术(控制技术、计算机技术)与机械领域紧密结合的产物,是在机械电子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产品。一般认为机械电子学产品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、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了电子技术,并将机械装置和电子设备以及软件等有机结合起来构成系统的总称。
图2 PCM设备设计流程图
PCM工艺商品化设备为PCM-1200型,见图3。
图3 PCM-1200型设备外形图
表1 PCM-1200技术参数
图3 PCM工艺制造的铸形和铸件
参考文献:
1. 杨伟东,檀润华,颜永年,徐安平. 基于微滴喷射技术的快速铸造方法探讨. 铸造技术,2005,26(1)1-4
2. 杨伟东,檀润华,颜永年,徐安平. 无模铸型制造工艺设备的开发. 机床与液压,2005,No.205,42-44(end)